首页 | 源码下载 | 网站模板 | 网页特效 | 广告代码 | 网页素材 | 字体下载 | 书库 | 站长工具
会员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
当前位置:主页>互联资讯>观察评论>资讯:新创产品如何迅速突围

新创产品如何迅速突围

www.jz123.cn  2014-11-04   来源:   站长家园    寻空    我要投递新闻

  这是属于创业的最好时代,在这个时代创业者获取资金、信息以及人才的方式已经足够便捷,这也是属于创业的最坏时代,与多年前创业者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逐渐积累和优化产品相比,现在的创业者就像冲浪,面对身旁快速前进的竞争者,你根本没有时间慢慢积累,你必须迅速优化产品、打响品牌、圈住用户,在这个时代很多时候慢意味着被淘汰。

  一两年来,时常有创业者问我一个相似的问题:如何在创业之初快速地将产品推出去,如何让自己的用户迅速增多?他们的问题主旨大部分为如何让营销帮助产品迅速突围。面对这样的问题,通常我的答案是:没有诀窍,慢慢积累。

  当然,目前市场上确实存在着一些迅速取得成功的创业产品和品牌,但事实上这些产品和品牌聚焦的地方其实不在营销上,而依然在产品上。换句话说它们的成功并非营销所致,根本的原因在于产品,与其它的产品相比,这些产品更有粘性。什么是粘性?简单来说就是产品本身足够有吸引力,能够让消费者情不自禁地去替你宣传,有粘性的产品更容易引发口碑传播,进而迅速影响大众消费者,通常它们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了不起的营销。

  基于产品的粘性:产品出人意料的好

  一个有粘性的产品,首先它本身需要有足够的魅力,让消费者感觉出人意料地好。

  产品本身:极致、创新

  所有人都知道产品是一切的基础,优秀的产品是成功的一半。当你下决心做一个新产品并希望它成功时,你就一定要让它成为同类产品中最好的产品,比如如果你做一个煎饼,用跟别人做煎饼差不多的小米、差不多的酱、差不多的葱花香菜……那你做的煎饼注定沦为平庸的命运,相反,如果你用的小米是精致的,酱是精心研制,薄脆也与众不同香甜可口,别人吃了觉得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煎饼,那你成功的几率就会增加。

  举个恰当的例子,周星驰的电影《食神》中的“黯然销魂饭”就是这样的产品,电影中评委吃了这个饭后会大喊:“太——好——吃——了。”然后痛哭流涕,满地打滚。“黯然销魂饭”出人意料地好,任何人吃了第一碗,还想吃第二碗,这样的产品不成功都难。(个人建议,想做餐饮的人与其去学什么互联网思维,不如去好好看看《食神》,《食神》中的撒尿牛丸同样是这样的产品。)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,如果你的产品就像毒品,让人服用了一次还想服用第二次,“根本停不下来”,那你成功的几率就很大了。

  如果你的产品并非极致,而是拥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,那它也容易成功,比如iPhone就是这样的产品,当它第一次出现的时候,人类第一次知道原来手机还可以如此让人叹为观止,它的外观,它的体验都让人感到出乎意料地好,当然,大部分时候创新的产品也总是逐渐趋于极致的。

  价格:高质低价

  惊喜的价格总是能带来更好效果,但我指的是在满足第一条原则的前提下。我经常跟别人提起高质低价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是有效的杀手锏,高质低价在中国有个成语叫:物美价廉,物美价廉是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想要的,但大部分的物美价廉其实名不副实,因此大多数人都会说另一句口头禅:一分价钱一分货。

  大部分时候物美价廉是不存在的,但这种产品如果真的存在,它一定异常有魅力,比如肯德基,麦当劳,比如绿茶餐厅,来这些餐厅就餐,你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得到不错的就餐环境以及比较美味的食品,因此在这些地方就餐,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排队。再回想一下小米是如何成功的?在那个智能手机刚刚开始发酵的年头,当所有相似配置的手机价格大都在3000以上时,小米1敢于以1999的价格低价销售,高质低价必然是小米迅速走红的重要原因。

  高质低价只是对大众消费品的运用原则,如果你的产品定位高端,只要产品足够有魅力,价格不低也同样会吸引消费者。

  外设:与众不同

  在消费者拿到一个产品时,还会接触产品的一些外设,比如包装、小工具、赠品等,这些东西就像衣服会对人的第一印象造成影响,因此产品的其它外设同样不可忽视。2013年的某个时候,我们都被三只松鼠刷屏,三只松鼠的成功不只在于产品足够优秀,还在于它在产品外设的细致考虑。任何一个购买过三只松鼠产品的人,都会被它的这些外设所打动。它的外包装是精致的纸袋,打开包装后,里面有附有问候语的小卡片、小夹子、赠品(非常好吃,总是诱使你购买更多),甚至扔果皮的垃圾袋等,谁都不会想到,买一袋坚果而已,它竟然会为消费者考虑得如此周到,这样的小细节不禁让人备受感动。连傅盛收到三只松鼠的产品时都主动在微博夸它“超出预期”。在我的印象中,三只松鼠并没有做什么了不得的事件营销,它只是在产品上考虑更多而已。

  大部分时候,我们都觉得产品的包装等外设只是消费者装产品的工具而已,但事实上这些外设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部分代表了产品的形象和品质,注意这些细节,会让你的产品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  超越产品的粘性:与产品相关的一切出人意料地好

  任何一个产品都不只是单纯产品那么简单,产品背后有它的服务、故事、价值等,有粘性的产品,不只本身有粘性,还在这些方面给与消费者情感上更多的归属,它们同样出人意料地好,是超越产品本身的粘性。

  贴心服务:超乎想象

  服务是产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,任何一个产品,无论在售前、售中还是售后都会收到大量的服务需求,在这些环节中,如果能够给消费者以超乎想象的服务,产品的口碑则容易得到扩散。我还记得我网上买药的一次体验。那是某个晚上大概10点钟,我到一个网站咨询关于某药的问题,在我发问之后,不到2分钟就得到了响应(记得是晚上10点多),经过一系列的耐心发问我决定买这种药,我将手机号和地址告诉了服务人员,大概几分钟后,服务人员就告诉我药已经下单,然后把账号和密码告诉我让我查看,我只需要更改一下密码就可以。我在很多电商网站上买过东西,但从没有遇到过服务人员帮忙注册账号的情况(通常我对这繁琐的一步总有点不耐烦),就这简单的一步使我心甘情愿地成为了这个网站的粉丝。

  超乎想象服务的国外例子是亚马逊的精准推荐,在以前你从来不会想到当你购买一本书后,它会如此精确地推断你想看的另一本书,并帮助你一键下单,这解决了很多人的选择恐惧症,并且这种贴心服务大大地促进了销售。

  当然将服务做到超乎想象的国内最好案例就是海底捞了,国内的火锅店有很多,但没有一家能够像海底捞那样提供全面、贴心的服务,美甲、洗眼镜、手机贴膜……这些完全与吃火锅毫不相关的服务成为了海底捞的服务标配,在以前任何人都想不到服务竟然可以如此超乎想象,海底捞的火锅或许不是最好吃的,但它的服务绝对是不可替代的。

  创始人:独特魅力

  对于不少企业来说,创始人是企业的灵魂,很多好产品是靠它们创始人或CEO的粘性来增加产品本身的粘性。比如很多人之所以是果粉,是源于乔布斯的巨大魅力,小米的成功离不开雷军本人赋予小米的粘性,而很多人购买锤子是源于对罗永浩的喜爱,你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罗永浩,锤子将会成什么样子。

  创始人的独特魅力是不可复制的,正是这种不可复制的魅力赋予了他们所创造的产品强大的生命力。虽然互联网思维的某煎饼和某牛腩总被人吐槽,但不得不说正是它们产品的创始人的粘性让这些产品声名在外,并以更快的速度吸引第一批消费者到店消费。

  创始人的粘性需视情况而定,如果你没有类似以上创始人的魅力或名气,这一点可能不大适用。

  故事:情感归属

  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,这些故事赋予了产品更高层次的粘性。今年初西少爷肉夹馍刚刚出现的时候,微信上被一篇名为《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》的文章刷屏,不少人看了这篇文章感触颇深并情不自禁地去转发,引发了大量关注。《我为什么要辞职去卖肉夹馍》讲了一个好故事,这个故事为产品带来了巨大粘性,因此开业后,一个路边摊才会引来大批人排队购买。同样是今年的新品牌,伏牛堂的张天一在创业初期连续在虎嗅发表《伏牛传》,他这样做正是为了让人多人了解伏牛堂背后的故事,从而得到更多人的认同。

  好的故事会让人拥有情感上的归属,从而为产品增加粘性,比如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这句简单的话蕴藏着阿里早期丰富的故事,有多少人是受到这句话的征召带着梦想来到阿里巴巴?

  圈子:社会认同

  以前我一直纳闷为啥广告公司的人不分男女都爱吸烟?后来我明白了,在广告公司吸烟是一种社会认同,你不吸烟,周围人都吸,别人就认为你没有在憋创意。当别人都认为吸烟是想创意的手段时,你就也得融入环境了。

  很多时候,消费者也会基于自己使用的产品形成他们的圈子,果粉有果粉的圈子,米粉有米粉的圈子,锤粉有锤粉的圈子,这种圈子内部会形成一种社会认同,比如果粉圈认为自己是高逼格的,米粉圈认为自己是发烧的,锤粉圈认为自己是有情怀的,这种认同同样会为产品带来粘性。

  在互联网圈,去互联网思维的咖啡馆喝咖啡,吃有互联网思维的饭就是互联网圈的社会认同,这些产品正是以这种方式为它们的产品注入了粘性。

  希思兄弟曾著书《让创意更有粘性》,指出拥有粘性的创意会有更好的传播效果。事实上,让创意更有粘性的前一步是首先让产品更有粘性,拥有粘性的产品并不需要过多的营销,成功的营销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,而如何增加产品的粘性则是相对可控的,拥有粘性的产品往往会形成口碑传播(小米正是如此,黎万强说小米并没有做过什么营销)。

  因此当有人告诉你他能做一次引爆XX的营销时,请你记住:任何脱离产品的营销都是耍流氓。

  作者微信公众账号:xunkong2005


上一篇:移动搜索成人礼:流量售卖走向经营 下一篇:盛大文学花落谁家,网络文学重洗牌

评论总数:0 [ 查看全部 ] 网友评论


关于我们隐私版权广告服务友情链接联系我们网站地图